考研政治分析题 文化体制改革

来源:中国研招信息网www.eduyz.net 作者:yzw 时间:2013-01-05 13:01:51
  •     核心提示: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600多年前,明朝一位名叫万户的官员两手各持一只大风筝,将自己绑在椅子上,椅背上绑着49枚自制“火箭”,点燃后冲天而起,不久“飞鸟”翻滚摔在山脚下……万户虽然被摔得粉身碎骨,但他却成就了开天辟地的壮举----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次“飞天”尝试。

  材料2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奔月梦想终于实现。2007年10月24日下午6时,中国首个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奔向月球。

  材料3

  天宫一号(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2011年10月10日,天宫一号腾讯微博发出第一张自拍照。

  材料4

  太空垃圾给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隐患,它们成为人造卫星和轨道空间站的潜在杀手,使宇航员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要知道,太空垃圾是以宇宙速度运行的。一颗迎面而来的直径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飞行服;人们肉眼无法辨别的尘埃(如油漆细屑、涂料粉末)也能使宇航员殒命;一块仅有阿司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上亿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在人类太空史上,太空垃圾造成的事故和灾难屡见不鲜。19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剥离物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前苏联的“礼炮—7”号轨道站也多次被此类“尘埃”损坏。1986年,“阿丽亚娜”号火箭进入轨道之后不久便爆炸,成为564块10 厘米大小的残骸和2300块小碎片,这枚火箭的残骸使两颗日本通信卫星“命赴黄泉”!1991年9月15日,美国发射的“发现者”号航天飞机差一点与前苏联的火箭残骸相撞,当时“发现者”号与这个“不速之客”仅仅相距2.74千米,幸亏地球上的指挥系统及时发来警告信号,它才免于丧生。据计算,目前太空轨道上每个飞行物发生灾难性碰撞事件的几率为3.7%,发生非灾难性撞击事件的可能性为20%。以此计算,今后将每5~10年可能发生一次太空垃圾与航天器相撞事件,到2020年将达到2年一次。

  请回答:

  (1)材料1、材料2、材料3共同说明了哪些哲学道理? (3分)

  (2)依据材料1、材料2、材料3说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3分)

  (3)结合上述材料,用矛盾的有关原理说明科学技术作用的两重性。(4分)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摘自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2

  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抓紧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3

  对于文化产业发展,中央指出,要加快发展步伐,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把速度和质量统一起来,把规模和效益统一起来,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意味着打破原有的体制和思维,也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市场理念将在未来影响整个文化市场。

  包括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在内,目前我国已整合成立了46个演艺企业集团,区域性龙头企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在演艺市场升温的同时,我国电影业也进入了跨越式发展快车道,国产电影产量由2003年前的不足100部发展到2010年的526部。国内票房从2003年的不足10亿发展到2010年的超过100亿,连续第六年保持30%以上增长,其中票房过亿元的国产电影10多部,接近亿元大关的30部,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改变了进口大片主导我国电影市场的格局。国产电影的重要市场包括农村,中影集团于2008年成立了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公司,公司承担国家项目,面向全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市场。

  而在湖南,作为一家多介质、全流程、大型综合性出版传媒集团,中南传媒经营形成了图书、传播媒体、互播媒体及印制、发行、投资六大产业格局,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47.63亿元,利润总额6.01亿元。

  2010年,全国经批准成立的120家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和印刷集团资产总额3234.2亿元,主营收入1785.8亿元,在书报刊出版和出版物发行领域所占比重分别达73.5%和53.8%,行业龙头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巩固。

  文化的繁荣兴盛,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动力源泉是什么?只有不断深化改革,破除阻碍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文化发展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些年,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深入,步伐不断加快、力度不断加大,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突破,效果逐步显现。特别是国有文艺院团,通过改革建立了全新的管理运行体制和剧目创作机制,活力迸发、生机重现,实现了面向群众与面向市场、遵循艺术规律与遵循市场规律的有机统一,创作、生产、演出水平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广受群众喜爱和市场欢迎的精品力作。实践证明,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体制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编摘自CCTV-经济半小时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谈谈在当前我国为什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5分)

  (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决文化领域中存在的问题?(5分)

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在他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有力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2

  9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今天,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13亿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满怀信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自******: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4分)

  (2)结合中共90年的发展历史,回答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6分)

2013考研政治分析题指导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

  (1)材料1、材料2、材料3共同说明了:①人类有能力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1分)②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1分)③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进入太空的梦想。(1分)

  (2)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1分)。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1分)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其次,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1分)最后,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3)在一对矛盾中,居支配地位,其主导的决定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是其次要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2分)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但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消极后果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分)

  2.【答案要点】

  (1)当前我国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原因有:(1分)

  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第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第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助于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4分)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落实科学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奋斗目标。(2分)

  解决文化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做到:第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第二,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第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第四,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或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第六,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3分)

  3.【答案要点】

  (1)①辛亥革命之前,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的出路问题也进行了探索,虽然对于打击中外反动势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开创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1分)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但是,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的。(3分)

  (2)①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它们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1分)

  ②区别:前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2分)

  后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分)

  ③联系: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1分)

news


  • 地图
  • 中国考研网论坛
中国研招信息网